把朋友圈关掉的那些天

进入八月不久,我就关掉了朋友圈。在那之前很久,我已经取消了朋友圈信息更新的提示红点,而这一次,我是彻底地、从设置里关闭了这项功能。
两个原因。一个是朋友圈里的气氛会对我造成无价值的困扰,消费了我的精力和情绪;另一点是它极大的消耗了我为数不算多的碎片时间,而我本可以用这些时间学习更结构化的知识的。
萌生这个想法已经是数月以前的事情,但我总害怕丢失热门信息,无法follow朋友的动向,因此下不了决心。而促成我下这个决定的,则是《精进》里的一句话。

对泛滥的资讯保持警惕,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之尺”筛选过的经典作品上,可以避免无谓的躁动。从心智的成长层面上讲,这种“复古”也恰是最有效率的。你不如想象,和那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做朋友,就如同把他们加为微信好友,每天捧读他们的作品,就如同刷朋友圈,这时你或许会发现,这个朋友圈丝毫不比你现实好友的朋友圈无趣,甚至更加引人入胜。

是啊,没有那么多事情必须知道,且不论各种低价值信息,大部分的热门新闻也只能维持2-3天的热度,错过了也没有什么损失,现在还有人在讨论英国脱欧吗?朋友动态更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比起别人买了一个包,去了哪里旅游,把时间投在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内心上明显更值得。
关掉朋友圈以后,我的时间大量的投到了阅读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完了三本书,还有两本书看完了大半,一本看了小半。如果是平时,我很可能一本都看不完。通过阅读,我能感觉到自己坚硬的大脑被撬动,脚踩到湿润的泥土里长出了根,在忙碌的同时还能感觉到幸福和满足。某一天遛狗的时候,我抬头看了看星空,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做这个动作了。在拥有智能手机之前,我在夜晚会习惯性的看看星空,从宇宙汲取短暂的愉悦与宁静。而有了智能手机以后,我的生活除了忙碌,就是下拉,刷新,下拉,刷新。
我的情绪也变得更平静了。不用看同事在朋友圈拍须遛马,不用看项目发了篇文章大家都在同事分组里积极转发,不用看暴发户炫富,心机boy刷加班。我知道有人会说,你可以不在意这些呀。但我的内心没有那么强大,还是容易受外界干扰。那么,就用适合自己的方式隔离起来,不也挺好的吗?没有必要假装坚强,整天给自己做心理辅导也很消耗能量的呢。
不用朋友圈的日子里,我会去没几个朋友的微博,或者instagram上发一些状态和图片,记录自己的生活。 说来有趣,从twitter大火到人人发微博时,我完全不是用户,当时的微博太嘈杂,有价值的内容被严重稀释。反而是在人们逃离微博、走向朋友圈的日子里,我开始使用它。因为如今沉淀下来的,是更优质的账号和内容。而且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强关系在看,在微博上更新也没有朋友圈里表演自己生活的感觉,更自由,更放松。
二十多天过去了,我没有把这个功能重新开启的打算。我当时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开关能吞噬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紧急的非要处理的信息,也没有那么多热门到非要知道的信息,更没有那么多不知道就落伍了的知识。关掉RTX,屏蔽朋友圈,少刷知乎,斩掉不必要的羁绊,排除无用干扰,这样才能有成片的时间去进行结构化学习,深入思考,关注内心。还在等电梯时刷朋友圈吗?不妨试试看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看几页书吧。

温暖的阅读——谈“微信读书”

我曾经和朋友聊起过微信读书,虽然当时的我只是因为它顶着微信的名头才下载来翻看了一下,并没有深入使用,但仍然不影响我给它判了“死刑”。“我觉得它没什么特色,书也不多,做不了多久的。”那时候的评价,现在还能清晰的想起。
上星期,有朋友在朋友圈发表了一段读书笔记,底部带上了原书的二维码,内容引起了我的共鸣,便顺手扫了打开微信读书看了起来。那本书确实没有辜负期待,我四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也终于深度体验了这个在手机里沉睡了一年之久的应用。这一次,我改变了之前的偏见,喜欢起这个应用来。
首先,读书这么私人化的事情,微信读书却把社交融了进去,而且做得既巧妙又细致
说到读书和社交,想起的第一个产品就是豆瓣。那么多年过去了,终于有第二个这样的产品出现了。
微信读书体现社交关系链的功能有三个,好友排名、发现和想法。好友排名和微信运动差不多,只是把统计内容从运动量改成了阅读时间,一样可以给好友点赞鼓励。如果说微信运动里,想走上两万步刷刷好友的榜难度太大,那在微信读书里,刷榜只需躺在床上动动手指头就可以了,得到的成就感可一点也不比微信运动少,可谓死宅福音。
“发现”就是看看其他好友在读些什么书,本意是通过好友选择进行推荐吧,但由于拉取的是微信的关系链,而我的朋友阅读质量却不如豆瓣上关注的文青高,导致这个功能形同虚设,很是尴尬。“想法”是将好友的笔记做成时间线,了解他人的观点和阅读内容,以更丰富的层次来认识朋友,也是中规中矩的功能,算不上亮点。引起我注意的是笔记系统,微信读书里的每一段笔记都和微博一样可以点赞或回复评论,而且不受关系链限制,陌生人也可以点赞,给撰写者以激励。此外,每写下一段笔记,微信读书都会结合书中文字、自动生成美观的图片并提示分享,类似风靡一时的歌词海报,鼓励读者表达自我。我也是因为这个契机才使用微信读书的。其实Kindle也有分享笔记的功能,但由于设备本身配置低、卡顿厉害,还经常处于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我几乎没有在Kindle中查看过别人的笔记。微信读书在手机浏览天然的流畅,输入的便利,都为使用这个功能扫平了障碍,真的把笔记功能用活了。就我看的那本书,每隔几页就能看见有人发布想法,仿佛和一社团的人在读书,特别开心。而且,如果突然看到了朋友的笔记,会有如发现彩蛋一样惊喜哦。
总的来说,微信读书的社交是一种正反馈,表达出的是一个好学、勤思的自己,很多人都愿意去营造这样的形象,否则也不会那么多人在朋友圈发看书、学习、加班的照片了(笑)。
其次,我喜欢它的不打扰的付费模式,喜欢它以战养战的时长兑换书币。
作为一个电子书城,微信读书非常体贴。在这里,购买不是阅读的起点。感兴趣的书点开就能看,读到1/3时才会出现付费提醒。这样的收费模式应当是借鉴了起点类网文,在付费提醒出现之前,读者已经为这本书投入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并证明了自己的喜欢,付费的心理门槛被大幅降低。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在微信读书里,阅读时间是可以转换为书币购买书籍的,每半小时对应1书币(1书币=1元)。这个设定实在是太神奇了,在其他平台上,买书都是一锤子买卖,而在这里,居然还能以战养战。我读的那本书一共6书币,但阅读就花了4小时,不但等于没有花钱,还净赚了2书币。虽然兑换的书币是有上限的,每周只能换10个,也就是五小时,可是一周能看五小时书的人又有几个呢?看不了那么多书,屯着书币又有什么用呢?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窘境,居然如此巧妙的被化解了。
微信读书中还有一些可爱的小设置,比如购买图书后书的扉页,会出现你的微信账号和购买的日期;比如你买了书以后突然提示你还能送一本书给朋友。这些一点点的小细节,都增加着我对它的喜爱。 当然它并不是完美无缺,我到现在都不太理解收藏和书架的区别;书城的书还是太少,好书更少;有些功能比如私信都不知道有什么用;比如底部四个tab感觉层级有些奇怪,用得最多的书架放在第二个位置,想强调社交也不能强按着用户的头啊……不过,它已然成为我电子阅读的第一平台,只有上面没有的书,我才会去kindle里寻找。以前,我觉得它能活下来完全是因为借着微信的牌子。而现在,如果再让我评价,我会说:嗯,虽然不完美,但是是个漂亮的尝试。

微信读书的一点小细节

微信读书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在读者开始阅读一本书时不会提及是否需要付费,读者可以直接进行阅读。但当阅读到达一定位置,通常是一本书的1/4或者1/3,才会出现购买提示:需要支付若干元才能完整阅读。这个设计和目前市面上的所有电子图书商城先购买再阅读的流程截然不同,即使是能先预览的网站,预览和购买全书也是完全独立开来的,而不是微信读书这样行云流水,合二为一。
我想,这样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避免很多人把书买下来就完成了任务,从那以后束之高阁,再也没有打开。当没有支付作为阅读起点,读者产生兴趣时,便可以毫无障碍、自然地开始阅读,无需付出任何成本,趁兴而至。二是真正遭遇付费门槛时,读者已经阅读了1/3甚至更多,因为需要购买而放弃这本书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试想看到兴头上,心里想的都是赶紧看下去,为了几块钱放弃也太对不起之前投入的时间了,更不会有人想到打开kindle、豆瓣阅读比价。
隐藏价格、推迟支付这个看似简单的“小伎俩”,既能促进人们有效地开始阅读,也能减少付费的心理障碍,还能降低购买的功利性。不得不说,既巧妙又动人。它把微信读书从一个冷冰冰的商人升级成了一个良师益友——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帮助用户发现更大的世界,真让我有些感动呢。